千股跌停这一天,我拿了期权模拟大赛第三名

股民们的至暗时刻,却是一小部分人的狂欢

2019年12月读完约翰·赫尔的《期权,期货和其他衍生品》一书后(其实也只看了前四分之一,高等数学基础差后半部分读不下去),我若有所思地开了人生第一份跨式期权组合,是独具个人特色的“非平衡对敲超宽跨式”组合,因为那时我非常期待庚子年的经济大衰退,所以基于对2020全年高点出现在1月的判断,买入了1月的高价认购(看多),和3月、6月的低价认沽(看空)。

开仓一周后的收益

当时新型冠状病毒才刚刚在武汉被发现,与疫情毫无关联的开仓决策,万万没想到让这只组合成为最大受益者。

2020年2月3日收益,1月认购已自动行权

藉由这次事件,我真正体会到了期权的魅力,它是金融产品中的万能保险。投入的固定数额权利金近似保费,在遭遇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后,若事态对自己选择的方向有利,则可以行权获得超额收益;若事态对自己选择的方向不利,则可以放弃行权,仅仅损失权利金(保费)。

利用期权的这种特性,跨式期权组合在波动率上升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无风险获利,即“不需要赌中方向,只需要赌中振幅”。这是任何一种其他金融产品都无法做到的。

说到这里,我也自然解开了心头一直存在的疑惑:为什么金融衍生品千千万万,但是普通人参与最多的还是证券?

我的答案是:金融压迫。

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端倪,衍生品离不开金融的基础商品(现货、证券、债券),就像上层建筑离不开稳定的经济基础。金融基础商品有足够的参与人数、形成稳定的成交量和流动性,才能确保衍生品有足够的获利空间。相反,像跨式期权这样的套利组合参与人数越多,套利空间也就越少。

这可能是一个金融庄家心照不宣的秘密,我也花了很久才搞明白。

无论是新闻媒体的财经版块还是接到各种“投资顾问”的电话,99%讨论的是股市。的确,股市是比较直观的一个观察经济的窗口,但同时也是庄家的荧幕。

在这个“只准买涨不准买跌”、“今天买了明天才能卖”的中国特色A股市场里(今天甚至暂停了融券卖空交易),凭借心理学,庄家非常容易操纵市场情绪,这时你以为在股市的“龙虎榜”上看到了庄家的一举一动,却不知真正的庄家正在衍生品市场里依靠十倍、百倍的杠杆大幅获利。

2020年2月3日最佳商品:沪深300ETF 2月 3550点沽空期权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